分类
其它分类

全球变暖、碳中和、限电

climate change

假期和老父通电话,提到老家干旱,聊到气候变化,再联想到这些年越来越常见的高温和各种森林火灾、水灾等自然灾害,气候变化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影响。我在人类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一文中就担心: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可见将来面临最大的挑战。

国家最近也在提到2060年碳排放实现碳中和,也就是整个国家总体不再出现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,这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好事情。我个人这几年身体力行倾向极简生活,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少向环境带来的负担,减少个人对环境的碳排放,比如去超市和小卖部尽量主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。

我记得大概12年前还在欧洲读书时,关注当时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,会议其实没有结果。西方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国家减少碳排放,我们当然觉得发达国家以前发展经济的时候没有碳排放的问题,到今天他们享受生活的时候,要求我们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减少碳排放。

我记得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全球实施碳配额制度,国内许多网民都没有碳排放的概念,甚至阴谋论地认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想出的收割我们的一种新方式,让我们去购买他们用不完的碳排放指标,今天这样的制度其实已经实现,现在传统汽车制造商购买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指标。

十年时间过去了,我们也从当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更大的发展中国家。当下的全球气候环境和经济环境,估计西方更加要求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,富人们更在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。据消息报道,美国总统拜登就气候问题特别关切,猜测甚至成为大国关系改善的前提条件。

我们注意到最近国内力度非常之大的限电限产能。照说,地方政府没有动机去实现如此激进的限电行动。如此坚定的限电行为,一定是来自顶层意志,为的就是拿出我们的行动,切实做到减少碳排放,争取全球合作的条件。

至于那些自媒体所谓的“一盘大棋”:减少我们的产能,提高我们出口产品的售价。虽然此说逻辑上说得通,但出口产品的价格本身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,纵然国内生产打价格战,但赔钱的买卖谁会做?而且靠价格战拼杀海外市场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要改善它也完全不必如此断崖式的限制产能。至少也要摸着石头过河,循序渐进地改善才对。

想起被人类日益糟蹋的全球气候环境,对比十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,我认为大方向上我们比十年前做得更好了(一部分也是世易时移的原因)。只是改善全球环境,还需要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,落实到每天的日常行动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你会身体力行地减少个人碳排放吗?

分类
其它分类

教育用户可免费申请Autodesk正版软件

最近在学习教授BIM课程,因此需要安装Autodesk的Revit软件。网上到处充斥着共享版本的软件——盗版软件,我下载一个安装后,到激活这一步发现注册机压根就被系统Defender杀毒软件报错说是病毒软件,我于是作罢放弃安装,使用试用版。

试用版只有30天的时间,到头来还需要解决这个版权问题。我忽然想到我的教师身份,作为教学目的,通常这类软件都有教育版本。去Autodesk查看了一下,还真有教育版本可用!只是先要验证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身份。

按照官网的要求,我申请教育用户身份验证,到最后一步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老师身份。我不想太麻烦,于是脑瓜一热,直接把自己在学校的OA系统上的截图上传给了Autodesk官网,反正上面有教育网网址和我的姓名,按说是满足Autodesk的要求。

24小时不到,收到Autodesk的官方邮件,说我的教育用户身份得到认可了!看来Autodesk也挺人性化的,并没有要求我死板地用学校官方的盖章文件等来证明我的身份。

接下来就按Autodesk的指引,直接到官网下载安装Revit软件(Autodesk全家桶软件都提供免费教育版),发现在线安装方式不太好用,还是直接把安装软件直接下载下来安装比较快捷。我选用的是2019年版本,安装包近8G,官方只提供2019年及更新的版本,我其实愿意使用2016年的版本。

安装完后直接在软件界面选择单用户使用,不需要序列号,用自己的Autodesk账号登录后,即算完成了激活。一年后教育用户身份到期前,再续一次自己的教育身份,就相当于一直使用下去。

其实提供这种教育版本软件的做法正是符合软件开发商的利益。它们希望我们这些教育用户培育它们软件的用户,将来这些用户在企业生产过程也就只能使用它们的收费正版软件。

如同当年的微软操作系统,甚至放任个人盗版用户取单使用,反正培养好用户习惯和市场后,再收企业和政府的软件版权税,成就了今日之微软。今天的微软也免费提供教育版本软件。

对于我们这些教育用户来讲,也算免费用上了正版软件,总比用那些不明来路的破解注册机放心得多。如果你是在校教师或者学生,在使用大型软件的时候完全可以考虑一下教育用户身份。

BTW, Hi Dollar空投这个项目有点意思(我的邀请注册链接:https://hi.com/tumutanzi),欢迎参与获取奖励代币。

分类
其它分类

清远黄腾峡天门悬廊上感慨热爱生命

清远-黄腾峡.jpg

上周末,和几位同事去了一趟清远黄腾峡的天门悬廊,也就是玻璃栈桥,号称六大世界之最:世界最长的玻璃悬廊、世界最宽的玻璃悬廊、世界上单柱悬挑最长的玻璃悬廊、世界上单柱悬挑最高的玻璃悬廊、世界上单片玻璃面积最大的玻璃悬廊、世界最大的环形音乐瀑布。

远远地看,建在巍峨山腰里的大球排状玻璃栈桥并不显得大,直至走到它的附近,站在下面仰望它时,才觉得它的气势还是很高大,天桥玻璃面上的人像小老鼠一样渺小,在缓慢地行走。不管三七二十一,票都买了,害怕也要上去经历一次这天门悬廊。

坐着景区的车从入口大概几分钟就到了半山腰,然后下车再沿山道路步行向上,一边欣赏着山川风景,就慢慢地到了天门悬廊下面的电梯间,可能是为了方便那些不愿意爬山的人吧。电梯直通到天门悬廊上入口出,去天桥上照例要穿上鞋套,并且一些大型和利器等物品不允许带上玻璃桥面,可以寄存物品。

真走到玻璃桥面上,站在透明玻璃面往下看,视觉上脚下面是万丈深渊,万一掉下去了,那肯定没命了。实际上是有玻璃的,所以理性上不会掉下去,但潜意识中脑子里就是会闪出害怕的心理:这下面就是深渊,掉下去就死了。就这这样的一种矛盾的心理,使人产生恐惧的心理。

我还是热爱生命的,走在玻璃桥面上的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感慨,这是平时不太可能有的慨。这不是战战兢兢、如临深渊,而是真的站在高处。

当然,如果不看下面,直接双眼看着远方,就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,但又不免想,万一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了:脚下面的玻璃出了问题呢?我可不要成为这个万分之一。所以我还是很小心地看着脚下,甚至选择最好看不到深渊的钢梁上的玻璃面行走。

在“球拍”处,整个环形沿线都有水帘落下,阳光在水汽下形成了久久不散的彩虹,倒也是一道风景。不过我看着这“球拍”下面的深邃,紧紧抓住了手机,担心手机掉下去。

趁着这个独特的地方,我用无人机拍摄了一下整个天门悬廊景观。第一次在这种又高又险的地方,不免又紧张起来了,高处的风也大些,幸运的是,无人机的抗风力似乎还可以,没有报警不能飞行。

来来回回,不同角度拍摄一阵后,工作人员发现我在放飞机,立即警告:天门悬廊上不允许放飞机——也许是怕可能有安全隐患。我于是赶紧收回无人机,不知者不罪过,我可能是为数不多如此玩无人机的人吧。

网上关于这类景点有铺天盖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,但真正感受它还是要去现场体验一下,才领会到它最真实的体验。

从天门悬廊下来,我更佩服当初修建这类景观的工人们,他们才是真正的勇气可嘉!